科室介绍 - 肺病科(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)

首页>科室介绍>内科>肺病科(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)>科室介绍

肺病科(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)简介

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肺病科2002年经评审为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(中医内科呼吸学科)协作建设单位”。2009年评为“十一•五”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(肺病科)。2017年成立“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”,同年建立“江门市名医工作室”。2019年通过“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(PCCM)规范化建设(三级医院)”认证、国家药物临床试验(GCP)中医呼吸专科备案。2022年建立“三江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(江门)”。2023年评为“国家中医优势专科(肺病科)建设单位”。为国家区域(华南)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分中心,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•呼吸专科医联体中西医协作组成员单位。

肺病科有两个普通病区、一个呼吸重症监护病区(RICU),设立呼吸重症、呼吸系统感染、哮喘慢阻肺、肺肿瘤、呼吸介入五个亚临床专业组。设置有肺病专科门诊、呼吸专病门诊(包括慢阻肺、哮喘、慢性咳嗽、肺结节与肺癌、弥漫性间质性肺病、肺血管疾病、睡眠呼吸障碍疾病、戒烟门诊)、肺功能室、呼出气一氧化氮(FeNO)检测室、呼吸内窥镜室、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疗室、门诊呼吸综合诊疗室、中医治疗室等。

科室配备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、奥林巴斯电子胸腔镜、耶格肺功能仪、FeNO检测仪、飞力浦多导睡眠监测仪、PB840呼吸机、飞力浦V60无创呼吸机、高流量气道湿化治疗仪、全胸震荡排痰机等专科诊疗设备。开展了支气管镜、内科胸腔镜、内镜介入诊疗、B/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、胸膜活检术、肺功能检测(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测、支气管激发试验、支气管舒张试验、肺弥散功能检查等)、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、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等诊疗技术。

科室有主任医师3名(均为江门市名中医),副主任医师4名,主治医师7名,住院医师3名,护理人员40多人,医师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比76.5%。科室多名专家和业务骨干拜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方柏教授、顾植山教授及山东省名中医李宏教授等,精研中医经典与医术。科室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广东省中医院、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)等建立科研及临床协作。科室重视医疗服务质量,诊治呼吸疾病,除具备完整的、规范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,也有整套的中医诊疗方案。专科确定以重症肺炎、脓毒症、呼吸衰竭为急危重病种,慢阻肺、支气管哮喘、肺炎、慢性咳嗽、肺癌为重点病种,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、结缔组织疾病肺损害为疑难病种,持续进行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优化,开展临床研究,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平。开展自体血穴位注射、中药穴位贴敷、中药熨敷(中药封包)、艾灸、热敏灸、耳穴压粒、针刺、中药沐足、中药膏方调治、呼吸康复等中医特色疗法,中医优势明显。

联系电话:

肺病一区:3509596(医生办公室)、3509597(护士办公室)

肺病二区:3509268(医生办公室)、3509269(护士办公室)

呼吸重症监护病房(护士站):3508682



中医优势病种

一、肺炎、重症肺炎

中医药治疗肺炎、尤其是重症肺炎,其机制除了直接抗菌、抗病毒,还有减轻炎症反应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、保护脏器功能等作用。对于病毒性肺炎,中药作用环节和靶点广,不易耐药,中医优势突出。耐药菌感染病人通常身体虚衰,中医药能从整体调节人体机能,增强抗病能力,可提升临床疗效。

二、慢性咳嗽、支气管哮喘

中药能多环节、多靶点发挥抗炎、舒张气道、抑制咳嗽反射、促进气道纤毛摆动、稀化粘痰、促进痰液排出功能,发挥抗炎、止咳、平喘等作用。

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,COPD

中药有效成份可发挥抗菌、抗病毒、调节免疫、抗炎、舒张气道、稀化粘痰、促进气道纤毛摆动与痰液排出等功效。在疾病稳定期,扶正中药配方可提高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,保护肺功能,促进肺康复、提高生活质量。中药膏方调节患者或亚健康人群脏器功能,增强体质,方便服用。

四、呼吸衰竭

呼吸重症监护病房(RICU)配备了PB 840呼吸机、V60无创呼吸机等先进急救设施,中西医优势互补,综合救治,可更全面照护患者病情。中医药扶正御虚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具有特色优势。

五、肺癌

中医药及其复合制剂,多环节、多靶点发挥调节免疫、增强抵抗力、改善脏器功能等作用,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

专科中医治疗项目简介

中医特色治疗项目

一、穴位注射 -- 自体血穴位注射

功效:刺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的敏感性增强免疫力

主治:哮病、喘证、肺胀,根据中医辨证,于发作期或稳定期应用。

方法:取自体静脉数毫升,根据中医辨证,选择1-2个穴位作穴位注射,5次为1疗程,重复3疗程

二、中药穴位贴敷

功效:温经散寒、祛风化痰、活血通络,为集合经络、穴位、药物作用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

主治:慢性咳喘疾病,证属风寒、阳虚、痰饮类者。

方法:根据中医辨证,将适量药粉(如:萸桂消喘膏)调制成膏饼,贴敷选定的穴位。根据中医辨证,于三伏天、三九天、疾病发作期或缓解期施治。

三、艾灸

功效:温阳补气、祛寒止痛、补虚固脱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

主治:1)咳嗽、慢阻肺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属风寒证、虚寒证、寒饮证者;2)各类虚寒性疼痛:如颈肩腰腿痛、胃痛、腹痛、泄泻等;3)中风偏瘫、截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等。

方法:艾条灸、雷火热敏灸、无烟灸等。

四、无烟灸

功效、主治:同艾灸。

方法:利用电热元件加热饼配合热力发挥治疗效应。

五、红外线穴位照射

功效:消炎止痛、调节内分泌、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等。红外线热效应,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
主治:肺炎吸收缓慢、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治疗、腰腿关节疼痛等。

方法:辨证选择穴位照射,根据患者温热感调节温度,不宜过热。


六、中药封包(中药熨敷)

功效:散寒祛湿、温经通络、调和气血。

主治:1咳嗽、慢阻肺、哮喘等属风寒证、虚寒证、寒饮证者;2)肢体关节麻痹、疼痛属寒证者;3)腹痛、泄泻等属寒湿证或虚寒证者。

方法:根据中医辨证配方,加粗盐炒至黄色,布包,或蒸热中药封包。熨敷胸部、疼痛部位、或特定穴位。

七、中药泡足

功效:温肾纳气、益气健脾、补肺固表。

主治:用于肾虚喘促、脾虚泻泄、表虚易汗、肢痹冷痛、尿频、失眠、眩晕诸证。

方法:根据中医辨证配方,煎取药液适量,睡前以温水调至适宜温度,浸泡双足

八、拔罐

功效:疏通经络、调理脏腑机能、改善机体疲劳

主治: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阻肺感冒、肺炎、胸膜炎、颈肩腰背疼痛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亚健康状态。

方法:以背部穴位施为主,大杼、风门、肺俞、膺窗等穴位常用